退化学说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郭磊

  1849年,法国的吕卡(P. Lucas, 1805-1885)发表了《论自然遗传的哲学和生理学》(1847),认为盗窃,杀人,强奸,放火等犯罪,是由与先天素质等遗传照成的。

  1849年,法国的吕卡(P. Lucas, 1805-1885)发表了《论自然遗传的哲学和生理学》(1847),认为盗窃,杀人,强奸,放火等犯罪,是由与先天素质等遗传照成的。

  到19世纪时,生于奥地利的法国精神病学家贝内迪克特.奥古斯丁.莫雷尔(1809-1973)提出了“退化学说”,用来解释精神疾病和犯罪。莫雷尔的退化学说是在1857年出版的《退化论》中首先加以论述的。在书中,他试图解释退化这种社会现象并对它们进行分类。莫雷尔发现,退化在癫痫,精神错乱,精神发育不全,犯罪和类似情况下都有表现,他认为退化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退化的表现是各式各样的,既可以变现为身体的发育畸形,也可以表现为智力或道德的发育延缓,因此,退化者者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表现得与常人不同。莫雷尔将躯体或精神的任何变异,也就是退化的表现,称为“退化的征象”。他将精神方面的退化分为两类:

  1,智能退化。在他看来,精神发育不全,呆小症等精神疾病,都是由智能退化引起的。

  2,道德退化。莫雷尔认为,许多犯罪行为以及现代称为“病态人格”的精神疾病,都是由道德退化所引起的。

  莫雷尔还认为,由退化引起的精神疾病是不可以治愈的,人们之所以患有精神疾病,是由于人类的退化规律决定的,是无法避免的,莫雷尔将自己的学说称为“病理人类学”(morbid anthropology),它在19世纪后半期得到广泛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现代犯罪学家索尔斯坦.塞林认为,“莫雷尔的观点对龙柏罗梭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龙柏罗梭认为,犯罪人的一些生理构造异常是退化的标志,这显然参考了莫雷尔的观点。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言语条件作用

下一篇:供诉心理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