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分析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郭磊 |
抉择分析是指个体对面临的选择进理性分析的过程,它的核心假设是每个人都是“经纪人”(经济理性人)。
简介
抉择分析认为当抉择主体面临多个选择时会理性的分析各个选项的客观价值,最终做出最优选择。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首先提出“经济人”(即经济理性人)概念,他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遂成为经济学整个学科的一块基石,甚至于有学者将经济学称为理性选择的科学(SCIENCE OF RATIONAL CHOICES)(MYER-SON,1999)。“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里发展得最精致、最富魅力的模型就是“博弈论”。随后,“经济人”假设大举入侵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中各自开拓出一片坚实地盘,政治学里叫“公共选择理论”,而在社会学里一般被称作“理性选择理论”1,在心理学领域卡尼曼等人提出了“前景理论”。
基本假设
①个体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
②个体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
③个体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④人体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