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冲动性障碍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郭磊

  强迫冲动性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又被称为强迫性精神障碍(OCD)。有此种障碍的人们会感到需要反复检查事物,反复执行某些程序(称为“例行公事”)或反复思考某些想法。

  定义

  强迫冲动性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又被称为强迫性精神障碍(OCD)。有此种障碍的人们会感到需要反复检查事物,反复执行某些程序(称为“例行公事”)或反复思考某些想法。

  原因

  存在强迫冲动性障碍的患者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或活动。常见的强迫性活动包括洗手、清点物品、检查门是否被锁上。有些人可能很难把这些事情摒弃。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负面影响。他们通常一天要花上一个多小时来做这些事情,即使大多数成年人都意识到这种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这种情况与抽搐,焦虑症和自杀风险增加有关。

  患有强迫冲动性障碍的原因是未知的,可能存在一些基因的因素,因为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容易受到影响。危险致病因素包括儿童虐待史或其他应激诱导事件。有些病例已被证明是在患者得过其他一些疾病后发生的。一些量表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严重性程度,比如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这样的等级量表。其他有类似症状的疾病还包括焦虑症、重度抑郁症、饮食失调、抽搐和强迫性人格障碍等。

  治疗方法

  对强迫冲动性障碍治疗一般可以采用心理咨询,如认知行为疗法(CBT)。这种疗法能够增加对问题的暴露,而不允许重复的行为发生。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典型例子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耐药的病例中可能有用,但也会增加副作用的风险。如果没有治疗,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数年。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逆条件作用

下一篇:分离性神经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