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模式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郭磊

  人本主义认为人性本善而且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主张改善环境以利用于人性充分的发展,人本主义模式即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去进行的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

  它认为人既不是习得的刺激——反应关系的组合,也不是一个受各种驱动力无意识地推动的生物。它认为人处于朝着善和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个观点有许多名称,我们称之为人本主义。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不断发展和成长的内部本质。如何认识人的基本需要以及如何发挥人的潜能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便成为马斯洛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主要构成。对人本主义治疗模型的发展最有影响的是罗杰斯,他更为强调个体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主动的和积极的作用,并由此创立了”个人中心疗法“。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指的是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驱力,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人本主义模式也应用于心理治疗中,称之为人本主义治疗模式,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有别于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行为修正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等的地方在于它不注重工作者的具体指导技术,反对社会工作者的主导身份,倡导案主的自我成长。但是同时,人本治疗模式在本着接纳,真诚的良好专业关系建立的基础上,对专业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对适当的治疗氛围得到创建有着一些专门的技巧方法。罗杰斯认为只有求助者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在非指导性咨询中当事人能够说出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由咨询师对当事人说。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恐暗素

下一篇:缺乐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