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水层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刘勇

  绝水层(aquifuge)是指岩层中没有联络出口或孔隙因而不能吸收或传布水的区域。

  简介

  地面下土层中,根据孔隙大小、含水量的多少和地下水的流动情况,将地下水分为含水层、微水层和绝水层。其中,岩层没有联络出口或孔隙,因而不能吸收和传布水的就称为绝水层(aquifuge)。

  特征

  绝水层一般分布于岩石类地层中,多半在地层的最下层。绝水层与含水层或微水层若在地层中交互配置,会形成涌泉水层。1

  形成原因

  绝水层的形成一般是由于所处地层的孔隙率太小,而控制孔隙率的因素有以下四种:组成地层颗粒的形状位置与大小,分配程度;混凝的程度;所受压力的程度;所致开裂的数量。1其中,对于地层下土壤含水多少的影响最大的是第一个影响因素,其他三种因素的影响很小。

  含水层

  含水层是指土壤通气层以下的饱和层,其介质孔隙完全充满水分。含水层种类有许多种,其中如含水层上下为不透水地层直接覆盖,地下水充满两层不透水层简称为受拘限含水层。若地下水面之上无不透水层,则水面即为地下水位,称为非拘限含水层。

  微水层

  微水层是指土层或砂层中孔隙很大但只能缓缓吸收水分,而不能充分且快速地供给井或泉水的区域,多为粘土或岩石之类。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滑脱断层

下一篇:地下河床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