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信念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郭磊

  原始信念,又称为原始信仰,指的是认为自然物或自然力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信念。这种信念有两个特点,一是把自然物超自然化,即将本来没有意志的东西看作是有意志的;二是不把这种超自然化看作超自然体,所以这种信仰是自然信仰,而不是鬼神信仰。

  定义

  原始信念,又称为原始信仰,指的是认为自然物或自然力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信念。这种信念有两个特点,一是把自然物超自然化,即将本来没有意志的东西看作是有意志的;二是不把这种超自然化看作超自然体,所以这种信仰是自然信仰,而不是鬼神信仰。例如,如果相信土地有灵,人们祈祷它,土地就会给人好收成,这就是自然信仰。而土地公、土地婆就属于鬼神信仰。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臆造了一个有形体的神灵。

  原因

  信仰指的是不必经过检验的认识。现有资料表明,人类最早的信仰遗迹出现于距今十几万年前的考古文化当中,即尼安德特人墓葬。而在中国山顶洞人的遗址中,也发现了埋葬的遗迹。由于原始人的认识水平低下,思维具有直观性,所以自然信仰就在原始人中产生。

  表现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崇拜是仪式化的自然信仰,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山崇拜、石崇拜:山崇拜、石崇拜在原始民族中非常普遍。在世界各地,都有诸神居住于山峰之间一类的传说。从新石器时期开始,每一文化时期都曾留下巨型建筑物。因此,山崇拜、石崇拜可能是最早产生的自然崇拜方式。

  水崇拜、火崇拜:水崇拜、火崇拜也是最早产生的自然崇拜方式。主要是因为水火与人类、尤其是妇女的联系非常密切。

  土地崇拜:土地崇拜较晚兴起。可以从两点看出。一是中国的土地神有多神合并的特点。二是土地崇拜同农事仪式相结合。这说明土地崇拜是农业社会的一种主要信仰方式。

  天体崇拜:天体崇拜分为两类,一是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具体自然现象的崇拜,二是对自然现象的整体——天的崇拜。前一种崇拜较早兴起。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片段错觉

下一篇:记忆痕迹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