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土豆:地方特色品种走出深山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11-06 作者:文明乡里 |
前不久,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携手京东打造的扶贫快闪店在十堰街头亮相。开店当日,顾客络绎不绝。这个店里展卖的都是来自十堰大山里的“绿色宝贝”,最引人注目的是包装精美、形象可爱的竹溪小土豆。一些购买、品尝过的消费者主动做起了介绍,直夸“好吃”!今年3月初,竹溪土豆正式上线京东十堰特产馆,短短几个月就成了明星产品,日销售额达到2万元!土豆本属平常之物,竹溪土豆究竟是何来历,有何魅力呢?
竹溪县是丹江口水库水源地,这里风景秀美,孕育了众多原生态农产品。竹溪土豆种植历史悠久。湖北省农业部门曾在这里成立过马铃薯研究示范点,选育了众多优良的土豆品种。竹溪土豆迷你小巧,有黑红黄多种颜色,表皮光滑,切面平润,纹理清晰,炒片清脆,蒸煮面糯,炖汤醇香。由于地处秦巴山区,交通不便,这些品种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酒香无奈巷子深的尴尬境地,优质绿色农产品走不出大山,农民增收格外困难。
2016年,十堰市率先制定发布了精准扶贫地方标准,携手京东借助电商平台助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其貌不扬却口感甚佳的竹溪土豆走上了各地消费者的餐桌。据了解,竹溪土豆的消费者遍布二十多个省市,最远的消费者来自新疆的偏远地区。消费者购买食用后,纷纷给出了“皮薄肉糯”“味道香甜”“孩子喜欢吃”“与菜场买的土豆不同”的好评。
京东十堰特产馆负责人介绍,京东平台每卖出一盒土豆,贫困户平均可增收5—30元。在这个拥有38万人的国家级贫困县里,尚有11万人靠低保生活。如今,竹溪土豆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这方面,竹溪县南部偏远乡镇的冯天林一家感受最为深切。10年前,冯天林因伤致残,不能弯腰干活,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15年,同县的张申东带着改良的土豆品种回村办起了合作社。合作社带领包括冯天林在内的700余户一块儿种土豆。今年,冯天林家种了4亩多土豆,按照约定的统收价格,冯家可以增收2万元。
竹溪土豆成了“网红”后,合作社订单越来越多。截至目前,竹溪县共发展高山土豆2680亩,亩产量5000斤以上,每亩产值3200元。可带动700多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竹溪土豆采取“三包一分”模式生产,“三包”即合作社包种薯发放、包技术服务、包产品回收,“一分”指农户分户种植。合作社把贫困户零散种植变成订单生产,把零星售卖变成统一回收、分级后统一出售,解决了种植面积不集中、质量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如同一颗火种,竹溪土豆点亮了特色农产品走出深山之路。十堰高山无公害阳荷、生态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也将陆续走进京东十堰特产馆。消费者也将更有口福,品尝到更多美味绿色的特色农产品。
作者:谢莎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昔日“穷窝子”今朝“美丽带”
下一篇:警惕农村儿童手机成瘾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