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点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7-01 作者:王宁 |
把沉淀剂逐渐加到高分子-良溶剂体系中,当沉淀剂的组成逐渐增大时,分子量比较大的高分子将首先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若用r表示沉淀剂在溶剂-沉淀剂中所占体积分数,则大分子刚刚开始分离出来时,相应的r值就称为沉淀点。
简介
precipitation point
用r表示沉淀剂在溶剂-沉淀剂中所占体积分数,则大分子刚刚开始分离出来时,相应的r值就称为沉淀点,用r*表示,当浓度不很稀时,r*值满足下式,即r*=A-Blogc+D/M。式中c是溶液浓度,A,B,D都是常数,其值与聚合物、溶剂、沉淀剂以及温度有关,M是聚合物的分子量。
相关研究
关于沥青质(Asphahene)及石油中其它重质组分沉淀引起生产问题的报道始于本世纪初。60至70年代,国外许多大石油公司开始重视并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石油开采及运输过程中,沥青质等重组分的沉淀既可发生于油藏构造及井筒中,又可发生于分离器、油泵、管线及换热器、油罐等设备中,程度轻的使生产操作困难,贡的可使油井报废,甚至使油藏受到永久性破坏。
如果沉淀发生在油藏中,析出的沥青质往往被岩石的表面吸附,改变岩石的润湿性。井眼附近的沥青质沉淀可以造成地层孔喉的堵塞。在注二氧化碳驱油的过程中,二氧化碳也可引起石油中的重有机质沉淀,曾有由此引发生产问题的报道。生产过程一些原油属轻质、沥青质含最低的油田往往也会遇到严重的沉淀问题圈。
实践表明,现代EOR技术(棍相驱、化学驱)的采用,使沥青质沉淀的可能性增大。沥青质是不溶于低级正构烷烃(nCS一ncs)而溶于苯或甲苯的一类物质,是石油中分子量最大、极性最强的非烃组分1。
沥青质的概念来源于天然沥青,已扩展至其它的有机矿物燃料(如煤液体或页岩油)。沥青质与胶质(Resin)共同组成石油中最重的部分。但沥青质和芳香物之间也没有截然的界限。并且由于沥青质的组成及结构十分复杂,用不同沉淀剂沉淀出的产物的性质也不一样z。
长期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原油以一种比较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形式存在,其中的分散相是以沥青质为核心、以附着于它的胶质为溶剂化层而构成的胶束,而分散介质则主要由油分和部分胶质组成lz。
分散介质的芳香度必须足够高才能使体系稳定1。对于沥青质在体系中的分散,胶质起着胶溶剂的作用。对沥青质溶液表面张力的研究表明,存在着临界胶束浓度(CMC)z,高于此浓度时,沥青质分子即发生缔合,形成胶束。Masnooir等人认为,极性与非极性组分之比和大分子量与小分子量组分之比决定了石油体系中各组分之间的互溶稳定性。若向混合体系中加入溶剂破坏r这两个比值,其中的重质与极性组分就被分离出来,形成另外一个液相或固相沉淀。
如果这些被分离出的大分子极性物质之间山f氢键或其它化学力而使分子间相互聚结,就会不可逆的沥青质沉淀。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宁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制药工程
下一篇:3-乙基-3-甲基戊二酸酐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