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因素论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郭磊

  动力因素论:有学者认为,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外因的作用,但外因是外界刺激所引起的矛盾,内因是心理现象的内在矛盾。它们在发生作用,影响个体犯罪心理形成时,具有一种动力性质。

  一些具有动力性质的内、外因素,主要有潜在的动力因素、转向的动力因素、激发的动力因素、发展的动力因素、定向动力因素等,这几方面的动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既有发展的连续性,又有发展的阶段性。在个体犯罪心理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总会有占有优势的主要矛盾,从而成为相应阶段的主要动力因素。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情况聚合

下一篇:即时故意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