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视觉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郭磊 |
微光视觉指在微弱光照条件下(低于0.1勒克斯)的视觉能力1。
简介
微光视觉能力主要来自于视杆细胞。视细胞是视网膜的感光神经元,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均属双极神经元,由树突,胞体和轴突三部分构成。树突由较细的外节和稍膨大的内节组成。外节为感光部分,电镜下可见许多平行排列的膜盘,他们是外节的一侧细胞膜内陷折叠而成。膜盘是视细胞的感光部分,不断由内节产生。
视锥细胞在中央凹分布密集,而在视网膜周边区相对较少。中央凹处的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存在“单线联系”,使中央凹对光的感受分辨力高。视锥细胞主司昼光觉,有色觉,光敏感性差,但视敏度高。
人类每个眼球的视网膜内约有1.2亿个视杆细胞,其树突呈细杆状,称为视杆,视杆外节的膜盘除基部少数膜盘仍与胞膜相连,其余大部分均在边缘处与胞膜脱离,成为独立的膜盘。膜盘的更新是由外节基部不断产生,其顶端不断被色素上皮细胞所吞噬。膜盘上镶嵌有感光物质,称视紫红质(rhodopsin),能感受弱光。视紫红质是由11-顺视黄醛(11-cisretinae)和视蛋白(oposin)组成,前者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当维生素A缺乏时,视紫红质合成不足,则患夜盲症。视杆细胞体较小,核圆形染色较深,其轴突末梢不分之呈球型,与双极细胞的树突形成突触2。
案例
广西横县南乡镇大化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农有穗,有一双神奇的眼睛,瞳孔是蓝色的,灯光照射下还能发出蓝绿色的光芒。而且,他还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能够清晰地看书写字,和白天一样。不过专家检查得到发现:农有穗眼球虹膜上的色素细胞缺乏,他的瞳孔因此看上去呈蓝色。西方白种人的蓝眼睛只是虹膜色素细胞比较少,而农有穗的眼睛,不仅虹膜色素细胞缺乏,就连后面视网膜上的色素细胞都没有。农有穗白天在室外感到光线刺眼,就是这个原因。但是医生还是承认,这个孩子的暗适应能力特别强,远远超出一般人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