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顿效应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郭磊 |
定义
惠顿效应是指由于雄性激素的刺激而产生的雌性发情期同步现象。这个效应是Wesley K.Whitten在对老鼠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的。
相关理论
社会信号或社会刺激对所有哺乳动物的繁殖都有影响。对某些雌性老鼠来说,雄性老鼠的尿液中含有的信息素可以作为一种社会刺激,并诱发它们同步发情。2发情属于雌性生殖周期的一个阶段,如果雌性在发情状态,这意味着她是有生育能力和性接受能力的。而当多个雌性个体同时处于发情状态时,同步发情期就产生了。
当雄性老鼠的尿液中含有的信息素刺激了一群雌性老鼠的同步发情时,这中情况就被称为“惠顿效应”。“惠顿效应”是Wesley K.Whitten(1956年,1966年,1968年)所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雄性老鼠含有“信息素”的尿液将不处于发情期的雌性群体产生了同步发情。雌鼠不需要与男性的尿液直接接触,因为雄性的尿液含有某种挥发性的信息素,这些信息会影响雌性激素的分泌,从而控制它们的繁殖状态。这是一个雄性老鼠对雌性老鼠产生信息效应的例子,类似于布鲁斯效应。
实验发现,隔离组雌鼠的生殖周期约为4至5天,而小组群体里的雌鼠的生殖周期往往更长且不规则。然而,当小组群体里的雌鼠暴露在雄鼠含有信息素尿液中的时候,惠顿效应就会发生,大多数雌性老鼠将在第三天的接触中进入一个新的发情周期。然而,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人类也存在一个类似的嗅觉系统或感官器官。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