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表象法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郭磊 |
情感性表象法是一种行为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焦虑。
情感性表象法是首先让患者想象自己处于某一情景中,在这情景中患者感到安详、宁静、舒适。当患者完全沉浸在这种想象的情绪气氛中时,治疗者将事先排定的焦虑刺激强弱顺序表中的袭击,由若到强依次呈现给患者,由此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情绪。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