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值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郭磊

  联想值属于认知心理学中的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人类的学习和记忆。刺激联想值是衡量刺激意义的尺度,它能很好地预测学习刺激的新信息是否容易,例如学习将第一个刺激与第二个刺激联系起来,或者在记忆测试中进行回忆。

  定义

  联想值属于认知心理学中的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人类的学习和记忆。刺激联想值是衡量刺激意义的尺度,它能很好地预测学习刺激的新信息是否容易,例如学习将第一个刺激与第二个刺激联系起来,或者在记忆测试中进行回忆。

  性质

  联想值的概念有其重要性,因为在形式上相似的刺激通常会导致不同的学习速率,使人们以不同的精度来记住这些东西。

  Glaze发展了“联想值”的概念,解释了无意义音节的学习速度的差异。Glaze要求学生们说出刺激(实验中无意义的音节)是否对他们有意义。在实验中一个给定的无意义音节中,“是”的比例给了他一个衡量其联想值的标准。一种更精确的测量方法是由诺贝尔提出的,他测量了一个人在60秒内写下的相关单词的数量(他给出了每个人的日常名字,即“意义”)。许多实验都得出了这样的关系:即具有更高的关联价值的材料学习更快。因此,联想值可能只是一个标签,用来解释学习率的原因不明的变化。

  联想值在不同类型的刺激之间的作用有系统性的不同。例如,英语拼写规则的无意义音节,对讲英语的人的来说其联想价值要比那些不懂英语的人高。同样的关联值可以预测不同任务之间的刺激,从视觉搜索到短期记忆到概念最初引入的情境,包括长期记忆的“付费联想学习”。

  尽管个体刺激的关联不可避免地会在个体之间发生变化,但在群体层面上联想值是确定的。一些研究中确定的心理测量标准,成功地预测了例如学习率的变化。尽管联想值的概念看起来很直观,但却进一步表明,根本原则在逻辑上是不可置否的,即具有高关联值的刺激是容易学习和记忆的,这意味着对于具有多重含义的刺激,人们更加容易学习其新的含义。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微动作单位

下一篇:再造思维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