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主义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郭磊

  暂时主义是一种哲学学说,强调时间的终极性和事物的暂时性。其对立概念是“永恒主义”。Berit Oskar Brogaard在《短暂的真理》一书中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定义

  暂时主义是一种哲学学说,强调时间的终极性和事物的暂时性。1其对立概念是“永恒主义”。Berit Oskar Brogaard在《短暂的真理》一书中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关介绍

  Berit Oskar Brogaard出生于1970年8月28日,她是一位丹麦及美国哲学家,专门研究认知神经科学、思想哲学和语言哲学。她最近的研究关注的是联觉、学者症候群、盲视和知觉报告。她虽然是哲学教授,但在佛罗里达珊瑚山的迈阿密大学开设了一个感知实验室。

  布罗加德是语言哲学的著名贡献者。布罗加德的书《短暂的真理》,是第一本对时间暂时主义进行辩护的术。布罗加德认为,随着世界的变化,观点包含的内容可以改变它们的真实价值,时间的内容是完全意义上的内容和命题。

  在心智哲学领域,布罗加德是第一个对知觉词汇进行全面分析的人,比如“看”、“声音”、“感觉”、“味道”、“气味”、“看””和“听”。她认为包含这些词的报告反映了知觉的内容。这个过程包括对我们如何谈论和保持精神状态的深入分析,如何对精神状态的内容进行研究,对我们如何在临时扩展的对话中传递信息的分析以及逻辑优先性的回归。

  布罗加德也是第一个证明意识是有度的,也有可能是意识的边缘。想象这样一个例子,我们慢慢地以任意的方式破坏一个被试初级视觉皮层。似乎这样的一个人会慢慢地从感知周围的环境中觉察到他们的知觉。在这个过程中,感知到的内容的亮度会逐渐下降,直到有一个点,不清楚这种感知是否被认为是弱意识。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参照性权力

下一篇:公众仪式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