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服务集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2-16

  基本服务集是一个无线网络中的术语,用于描述在一个802.11 WLAN中的一组相互通信的移动设备。一个BSS可以包含AP(接入点),也可以不包含AP。

  简介

  基本服务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础设施模式的基本服务集,包含一个AP和若干个移动台;另一种是独立模式的基本服务集,由若干个移动台组成,其中的一个充当主移动台。

  每个基本服务集都一个唯一的标识,称为BSSID。

  注意区分BSA-Basic Service Area这个概念,BSA称为基本服务区。

  在基本服务集中,所有无线设备关联到一个访问点上,该访问点连接其他有线设备(也可能不连接),并且控制和主导整个BSS中的全部数据的传输过程。BSS使用发射器的第二层地址(通常是MAC地址)作为其BSSID(基础服务集标识符),亦可以指定一个ESSID(扩展服务集标识符)来帮助记忆。

  BSS的覆盖范围称为基本服务区(BSA)或是蜂窝。只有在BSS为构成单元,BSA为其覆盖范围的情况下,BSS和BSA才可以互换。1

  服务集标识符

  服务集标识符(英语: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是一个或一组基础架构模式无线网络的标识,依照标识方式又可细分为两种:

  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表示的是AP的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

  扩展服务集标识符(ESSID),一个最长32字节区分大小写的字符串,表示无线网络的名称

  多个AP可以拥有同一个ESSID以对客户提供漫游能力,但是BSSID必须唯一,因为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是唯一的。

  一个全为1的BSSID表示广播,一般用于检查可用无线访问点。

  AP可以选择在信标中暴露自己的ESSID(称为SSID广播),也可以选择隐藏。特别的,当客户端发出加入空白ESSID网络的请求时,按照标准,所有AP必须发送自己的ESSID以供客户检测可用网络。不过有一些AP允许关闭此功能,例如Linux下的hostapd软件。1

  独立基本服务集

  这种服务集隶属于对等拓扑模式,各客户端之间直接相互连接而不需要访问点的协助。目前大多数操作系统都对此模式提供了支持,并且通常提供工具(比如Windows XP中自带的Wireless Zero Configuration)以简化此种网络的创建、维护和拆除。

  该模式常见于小型办公室或是家庭中。因为要求所有客户端之间都可以互相直接连接,其覆盖范围非常有限。该模式的网络还有一个缺点是不容易保护。

  在此种模式下,最先创建起该网络的主机实际上可以控制整个IBSS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并且所有设备都会广播所加入网络的SSID。该种网络的BSSID(基础服务集标识符)由一个46位随机数产生,并且会指定全局/本地位为1(本地),同时指定独立/组位为0(独立)。对应的ESSID(扩展服务集标识符)则由最先创建网络的主机决定。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岳阳 - 副教授 - 江南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共享资源

下一篇:振动切削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