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402373589874546.jpg

科普中国海报登陆纽约时代广场:请全体中国人“疯狂打电话”

科普中国网 2018-04-02

  “中国”,又一次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牌上“刷屏”了——这一次展示的形象是——“科普中国”。

  美国东部时间3月28日,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巨幅海报在纽约时代广场投放。国内主流媒体纷纷撰文称,“此举标志着科普中国开启国际新征程”。

  国内社交媒体上,有网友热情地称,要为这个消息“打call(原意并不是打电话,而是指叫喊地支持)”,并称,全体中国人都要为这此“疯狂打电话!”。

  “科普中国”实质上是中国的一个专业性极强的网络融媒体品牌,隶属于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依托于“科普中国网(http://www.kepuchina.cn/)”,中国科协在积极地应用现代各类媒体平台对科普信息化实现全媒体的覆盖,以期达到全民科普的愿景。

  从最初朴实的网络科普——借助互联网传播手段进行科普宣教,进而与时俱进地实现了真正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到科普的实践中。“科普中国”正在尝试着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重新诠释“科普”的概念和更加广阔的外延。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科普中国”海报登陆纽约时代广场商圈的广告牌与此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中国文化宣传片、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在此投放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中国人的科学精神已经真正崛起,百年前的梦想已基本实现,并正在影响着当下的世界。

  应当承认,中国人对科学的概念了解得较晚,而科学普及的事务更是任重道远。

  自五四运动以降,中国人一直在寻找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和赛先生(Science,科学)。

  “科学”一词是外来语,但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当下的现代中国人无需再为科学是什么而一脸的雾水,这当然是经过近现代百年时间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积累而成的。

  关注于西方科学的发展历史,人类共同经历的野蛮、愚昧曾经残酷地扼杀着科学的生长——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尼古拉-哥白尼,波兰文:Mikołaj Kopernik)、布鲁诺(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伽利略(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都付出过高昂的代价、甚至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以证明科学的存在。

  在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后,西方世界进入到了现代文明的前沿,这是科学的胜利,但更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实质性的进步。

  科学需要普及——人类现代文明的日常生活已经反证了科普的重要性。科学普及(科普)是1949年新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持续不断地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狭义的科普是指让更多民众了解科学的内涵和实质,并应用于生活中;而广义的科普,则是让民众真正具有社会教育层面的科学精神,能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层面上消除人类本性的愚昧,而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

  历史赋予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使命是显而易见的,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获知科学的知识和素养,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面对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生活,摆脱愚昧和迷信,这样的使命感被更具象地放置到“科普中国”这样一个品牌身上。

  “科普中国”呈现在纽约时代广场广告牌上——当今世界最繁华的商业城市和科技最发达的地区,昭示着中国人百年梦想追逐“德、赛”的结果终于被释放出来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对科技的认知,已经达到新的高度和起点。

  毫无疑问,中国人正在用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建设自己的国家,并正积极地影响着世界。中国科协和“科普中国”为此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不难发现,高度重视科学普及,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理念。

  2009年,习近平在参加当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时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腾飞的两翼;2010年时进一步指出,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或缺、不可偏废;2012年时再次强调,各级科协组织要进一步突出科普工作的大众性、基层性、基础性,让科普活动更多地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生产、走进生活。

  事实上,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科学家有祖国,而科学是不分国界的。当下中国已经在科技技术层面上成为当今世界的大国,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牌上展示“科普中国”海报被国内主流媒体评论为“展现中国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决心和与全球共享科普资源的期待”,而我们——“科普中国”认为,一切积极正面的解读都不为过,但我们更想说的是“拥有科学精神的中国人正在走向世界,并融入到世界”。

  请全体中国人都要“疯狂打电话!”——毋庸置疑,“科普中国”正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