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咀嚼也需要锻炼?这危害你可能想不到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21-10-19 作者:刘敬、韩金蓉 |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家长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摄入足够的营养素上,而忽略了孩子是怎么“吃”进去的。很多孩子到3岁,甚至是5岁还在吃特别软烂的食物。事实上,让孩子自己咀嚼,逐渐提高咀嚼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不注重孩子的咀嚼会有什么危害?
孩子从第7个月开始加辅食,刚开始添加的是泥糊状食物,如米粉、菜泥、肉泥等。随着孩子长大,食物性状应该逐渐地转为固体。但有些家长往往特别保守,怕孩子消化吸收跟不上,因此长期提供泥糊状食物给孩子,致使孩子没有进行足够的啃咬咀嚼锻炼,这样就会出现以下三种危害:
一是出现上边牙在前或下边牙在前,即“天包地”或“地包天”的情况,对孩子的整个面型有影响;二是口腔里的颌骨发育会受影响,同时影响上颚弓和整个咽鼻腔的发育,孩子会出现张口呼吸,甚至出现打鼾的情况,影响睡眠质量;三是不经过咀嚼,面部的咀嚼肌发育不好,就会出现咬字不清的情况。
如何锻炼孩子的咀嚼力?
随着孩子成长,家长应该把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营养食物,能保证喂进去;一类是功能食物,锻炼咀嚼。
特别强调的是,有家长为锻炼孩子咀嚼,改吃“手指状食物”。比如将黄瓜、胡萝卜切成手指状的长条给孩子吃,孩子一咬很可能会将一大块吃进去,不可能咀嚼得很烂,就可能出现噎着呛着的情况。而我们常说的“手指食物”,是手能捏拿的食物,并不是手指形状的食物。
家长要了解孩子辅食的形状与咀嚼的关系,尽可能帮助孩子完善咀嚼能力,保证孩子的消化吸收、面型发展、呼吸顺畅以及说话清晰度,使孩子能够全方位地健康生长。
专家:北京崔玉涛诊所院长崔玉涛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