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春:科普要积极探索科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8-06-28

  

  科普要充分考虑到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和特点,积极探索科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避免生硬照搬概念,把科学描绘得高深莫测,令人望而生畏。——郑永春

  人物百科:

  郑永春,博士,200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环境保护专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兼宣传外联组组长。

  主要从事月球与行星地质的研究,在月球和火星土壤、行星资源就位利用、行星表面环境、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目标与未来发展战略等领域有新的认识与理解。

  郑永春博士研制成功了国内首个模拟月壤,分析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探测数据,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全月球微波图像,发现了200多个月球热异常区域。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