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竞赛不加分?家长:奥数也不能停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20-03-26 作者:中国科普博览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已成为学生们周末的必修课。如果你问每个孩子都报了哪些兴趣班,收到的答案也许会百花齐放:钢琴,舞蹈,绘画,书法……但是要是说到补习班,每个孩子的回答里都少不了奥数。 

  奥数原本是针对极少数对数学有很强天赋的学生,通过培训来参加奥数竞赛。但由于奥数竞赛获奖后可以在各种升学考试中获得加分优势,奥数也因此带上了功利的色彩。 

  2018年教育部出台相关规定,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政策一出立刻引起人们的热议,到底还需不需要补习奥数? 

  

  图片来源(http://www.sohu.com/a/117912092_437906 

    

    

  奥数学了45年,你可能还不知道奥数是啥? 

  奥数全称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最早是为了纪念匈牙利数理学家厄特沃什·罗兰在1984年而举办,目的是为了激发青年人的数学才能,引起青年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储备人才。 

    

  奥数,是提前准备,有备无患? 

  有些人认为学习奥数是必须的,奥数只是一种超前学习教学的方式,奥数的补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所谓超前学习教学法,就是将复杂的内容分散提前学习,使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多次学习同一内容。简单的说就是小学学习初中的知识,初中学习高中的知识,高中学习大学的知识。通过奥数的学习,在学习课本中的数学,自然会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奥数,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即使这样,仍然会有一些人质疑奥数的功效,认为它的难度超出了学生正常的接受能力,是在拔苗助长,学生总是做不出来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反而会下降。 

  孩子学不好奥数,不爱学奥数不仅仅奥数本身知识的问题,老师的引导方式也十分重要。一个逻辑清晰,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老师,可以让数学的学习变得更有意思。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一面,数学并不是学习的全部,毕竟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才能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