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255822176510541873.jpg

这种“心动”要不得!这几招教你远离房颤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20-06-10 作者:吴灵敏 樊晓寒

  近年来,房颤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房颤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大家应该提高对房颤疾病的认识,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房颤发作时,心房各部分呈现一种快速而紊乱的颤动,每分钟可达300~500多次,这样心房就无法进行正常、规律地进行收缩和舒张活动,心脏泵血的效率大大降低,心功能受到损害,严重时出现心力衰竭。那么,应该如何做才能远离房颤呢?

  改善生活方式

  房颤不仅见于心脏病患者,也常发生在看似“健康”的人群,这部分人之所以有房颤,很大程度是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近年来,改善生活方式对房颤防治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房颤的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房颤易患人群的发病率。

  目前证据较多的有利于房颤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减肥、多运动、戒烟、戒酒、筛查并有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控制血压和血糖等。

  减肥

  肥胖增加罹患房颤的风险,有研究发现体重指数每增加5%,罹患房颤的风险就会增加29%。肥胖者减肥可降低房颤风险,体重减轻10%的患者与体重减轻小于3%或体重增加者相比,房颤的风险降低6倍。

  多运动

  缺乏运动增加罹患房颤的风险。中等强度的运动可降低新发房颤的风险,并可以减轻房颤症状、提高运动耐量。但值得注意的是,高强度尤其是极端水平的运动可能会增加房颤的风险。

  戒烟、戒酒

  吸烟、饮酒均会增加罹患房颤的风险,尤其是大量饮酒、吸烟者,这已广为证实。戒酒、戒烟则均能使风险下降。

  筛查并有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类型,全球患病人数近10亿。房颤患者同时有合并睡眠呼吸暂停十分常见,筛查并有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是增强房颤的疗效及降低新发房颤风险的重要手段。

  控制血压、血糖

  高血压、高血糖增加房颤的风险已得到公认。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它们对房颤归因风险的贡献值很大。把血压和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还有助于防治房颤。

  此外,其他生活方式如咖啡因摄入等可能也与房颤的发生相关,但目前尚未得到公认,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适量。

  本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医师樊晓寒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供稿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