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怕被骨质疏松“偏爱”?预防骨质疏松这样做就对了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9-09-05 作者:牛建蕾 |
人体的骨骼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此时骨的强度最大、抗压性最强,随着年龄增长骨状态逐渐变差。从骨质开始丢失到骨质疏松是个缓慢过程。那么,哪些人群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又该如何预防呢?
有四类人群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1.自然绝经人群。有研究表明激素与骨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女性绝经以后(一般的绝经年龄为49岁)或进入更年期,身体内的雌激素含量会下降,骨质丢失速度会明显大于骨质形成的速度,这是导致中老年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
2.卵巢早衰人群。女性在卵巢功能减退之后,激素含量也会减少,此时骨质的丢失速度会快于骨质生成的速度,最终结局为骨质疏松。
3.中枢性闭经人群。有些年轻女性,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饮食生活不规律或者过分减肥,造成中枢性闭经,使得女性身体处于低激素的状态,卵巢功能较为低下。在这种情形下,骨丢失大于骨形成,想再形成正常骨质很困难,骨的愈合能力也逐渐下降。
4.化疗或放疗后人群。如肿瘤的治疗人群,经历放/化疗之后,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可能引起其卵巢功能衰竭,导致卵巢早衰,从而影响激素水平,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那么,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分以下几方面:
1.饮食:要增加钙质的摄入,以维持骨量;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以维持肌肉力量。另外,要少喝茶、咖啡等容易造成骨质丢失的饮料。
2.运动:研究表明,运动能够提高机体的雌激素水平,其影响程度与运动强度及运动量有关。适宜的运动不仅能够产生机械刺激促进骨形成,还能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雌激素的水平,进而起到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专家强调,尤其是年轻人要通过运动进行钙质、肌肉力量的储备。
3.日照:很多人由于忙碌的工作、学习、生活,接受的日照越来越少,这样容易引起维持钙浓度的维生素D的缺乏。因此专家建议:要适度增加日照量。
即使是年轻人,患上骨质疏松也很难再回到从前的骨状态。因此更要注意预防。
本文由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主任白文佩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擅长妇科内分泌疾病、更年期相关疾病的诊治。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